日前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“十四五”國民健康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。
《規劃》提出,到2025年,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,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逐步健全,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應對能力顯著提升,中醫藥獨特優勢進一步發揮,健康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,人均預期壽命在2020年基礎上繼續提高1歲左右,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同比例提高。

《規劃》中強調了科學有效的健身鍛煉對促進群眾健康水平的積極作用,提出開展全民健身運動。深化體衛融合,舉辦全民健身主題示范活動,倡導主動健康理念,普及運動促進健康知識。
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,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和學校體育場館開放共享,提高健身步道等便民健身場所覆蓋面。保障學校體育課和課外鍛煉時間。
落實國民體質監測制度,推動國民體質監測站點與醫療衛生機構合作,在有條件的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設立科學健身門診。針對特殊人群開展體育健身指導,加強非醫療健康干預,建立完善運動處方庫,推進處方應用。

▲傲勝股份承建——河南洛陽伏牛山體育公園
《規劃》主要發展指標的“健康生活”領域,也提出202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為37.2%,到2025年預期達到38.5%。
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,“體育促健康”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。數據顯示,202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為37.2%,比2014年的33.9%上升了3.3個百分點;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顯示,2020年我國居民達到《國民體質測定標準》合格等級以上的人數比例為90.4%,總體合格率較2014年上次監測提升0.8個百分點。

▲傲勝股份承建——海南海口世紀公園足球場
過去五年,我國全民健身工作取得積極進展:場地設施覆蓋率不斷提高,到2020年底,全國體育場地371.34萬個,體育場地面積30.99億平方米,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.20平方米。

▲傲勝股份承建——陜西咸陽市體育場
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豐富多彩,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數字化浪潮的挑戰,提倡居家健身、線上健身,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、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群體部聯合部分項目管理中心、全國性單項體育項目協會以及互聯網平臺開展了“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”,2022年4月28日平臺正式上線以來,已經開設了60余項線上比賽,220余萬人報名參賽,實現了“疫情有反復,健身不間斷”的目標。
社會體育指導員方面,為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健身需求,我國已經培養了270萬名體育指導員,他們活躍在社區、學校、企業、城市和鄉村,向民眾教授健身技能和知識。
全民健身,全民健康,前景可期!